
勤學善思,成績優異。在學校,他是老師眼中品學兼優的“好學生”,學習刻苦,上課認真聽講,積極參與學習討論,大膽發言,不僅自己的成績名列前茅,還帶動了其他同學學習,在班里營造了很好的學習氛圍。他善于鉆研,從四年級開始學習奧數,學習中遇到難題,總能保持那股“鉆勁”,難題不破解,他決不放棄,奧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。他有著良好學習習慣,無論是每天放學,還是周末假日,都是第一時間完成作業,每天堅持讀一小時課外書籍,做好學習筆記,記好好詞好句,一年365天從不間斷,連續多年被評為“三好學生”。
關心集體,熱愛勞動。在班里,他是同學們心中的“好同學”,他對待班級的各項任務,都能夠提前出色的完成,從一年級到五年級,一直擔任路隊長,從開始整不好隊到現在整理路隊又快又整齊,多次受到老師的表揚。對于學校組織的大型勞動,他不但自己肯干,還表現出極強的組織能力和號召力,可以說勞動讓他感受到了快樂,感受到了奉獻的愉悅。
興趣廣泛,全面發展。他擅長主持節目、鋼琴、繪畫、架子鼓、籃球、足球等,他是別人眼中的“全能手”。他不僅文化課優異,他還從小都喜歡鋼琴和架子鼓,從4歲學習鋼琴和架子鼓,不怕苦,不怕累,夏練三伏,冬練三九,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已經順利通過鋼琴業余10級、架子鼓8級考試,每次都是“優秀”。經過長年不懈努力,在音樂、體育、美術等多領域,練就了扎實的基本功,成為了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少年。
孝敬老人、常盡孝道。在家里,他是家人心中的“乖孩子”,他從小養成“自己事情自己做,家里事情主動做,父母事情搶著做”的良好生活習慣,經常幫助媽媽做飯拖地、整理家務,幫助爸爸讀報捶背、端茶倒水。多年來,他還養成一個習慣,就是每周堅持至少三次去照顧癱瘓的爺爺,他陪爺爺聊聊學校趣事、剪腳趾甲、喂水喂飯喂水果,和爸爸一起給爺爺洗澡,儼然是爺爺的“開心果”。鄰居們常常對奶奶夸贊:你家這個孫子小小年紀真懂事,真是你老兩口的“小棉襖”,要是我家有這么個“小棉襖”該多幸福??!
樂于助人,熱心公益。在社會上,他是大家心中的“好公民”。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,他的衣服兜子里總裝著一個環保袋,無論走到哪里,只要見到地上都垃圾,他都撿起來放進環保袋里,特別是每逢節假日和周末,在韶園、澗河公園、萬人廣場,撿撿垃圾、擦擦凳子、清除墻上柱子上的小廣告,事情雖小,但堅持下來,就是一種社會美德。有一次,他在網上看到我縣一個12歲小孩身患白血病,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,需要大家的幫助,他二話不說回到家里,打碎自己的儲蓄罐,他把680元和一張祝愿“早日康復”的卡片一并捐給了白血病孩子。他憑著自己的堅定信念、頑強毅力、實際行動,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弘揚了社會正能量,同樣也為同齡人樹立了榜樣和標桿。
“少年智則國智,少年富則國富,少年強則國強,少年進步則國進步。他是一名平凡的少年,但在他平凡的生活、學習中,默默無聞,做著既平凡又不平凡的事。他奔跑在灑滿陽光的道路上,也把自己的暖意撒播四方,溫暖著他人,溫暖著社會,熠熠生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