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年春節,盧氏縣的農民們趕起了“時髦”,過年的方式逐漸“時尚”起來,體現了當代農民的新生活與新追求。
發條短信送祝福
給親朋好友拜年是中國人過年的傳統。由于地處深山區,信息不暢,盧氏農民世世代代沿襲著登門拜年的老習俗,步行少則三兩公里,多則數十公里,既費時又費力。
改革開放以來,盧氏農民拜年的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由上世紀80年代騎自行車拜年,逐步發展到90年代騎摩托車拜年。進入新世紀,盧氏農村普及了程控電話,電話拜年成為農村新風尚。近年來,隨著手機在農村的普及,越來越多的農民體驗到了手機給生活帶來的方便。今年春節,一種新的拜年形式——短信拜年更是在盧氏農村流行開來。
橫澗鄉農民張松林說:“從除夕到正月初一,我通過短信方式,先后給50多位親人、朋友發短信拜年,這樣不但簡便快捷,而且還很時尚。”
開著小車去旅游
昔日,過年外出旅游對盧氏農民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。如今,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經濟收入的不斷增加,旅游過年在農村已不是什么新鮮事。不僅如此,許多農民還擁有了私家車,成為“自駕游”一族。
文峪鄉農民老吳大年初二開著自家的小轎車,一家四口到華山、西安旅游。他說:“自駕游的感覺很好,省去了等車、擠車等許多煩惱。一家人四處走走看看,開開心心,過了一個很有紀念意義的春節。”
五里川鎮農民范春生今年春節期間,開著私家車帶著家人,先后到湖北十堰、武當山、丹江口等地旅游過年。“這要感謝黨的好政策,如今不愁吃不愁穿,天天都像過年。真正到過年的時候,全家人一起出去轉轉,增進了家人之間的感情,也算是一次‘親情游’。”
載歌載舞過大年
以往過年時,農閑的人們總是聚在一起打牌喝酒,有的甚至通宵達旦,既耗費精力,又傷身體。近年來,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,過年時扭秧歌、跳健身操、唱歌等,成為盧氏農民過年時的娛樂新方式。
今年春節,在盧氏縣朱陽關鎮、東明鎮、城關鎮,不少農民自發組織起來,扭秧歌、跳健身操,喜歡敲鑼鼓的鄉親們還組建了鑼鼓隊為大家助興。
“過年嘛,出來和大家一起扭秧歌,既鍛煉身體又愉悅心情,多好??!”城關鎮南街村的姜大媽高興地說。
“我們幾個老哥們兒在一起打打鼓、敲敲鑼,一來樂和樂和,二來演練演練,正月十五耍社火也去湊湊熱鬧。”朱陽關鎮的李大爺自豪地說。